九龙山墓园历史报道:北洋水师水兵墓倒塌:半埋土中很悲凉
2016年5月7日,一名留学英国的摄影系博士生发现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地里的3座北洋水师水兵墓碑倒塌。网络资料近日,一名留学英国的摄影系博士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地里的3座清朝北洋水师水兵墓碑倒塌。
据澎湃新闻了解,该墓地共有5座水兵墓,墓主皆为光绪年间北洋水师的水兵,当时为了接回清政府购买的军舰赴英,但因水土不服,客死他乡,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对墓碑被毁一事,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会及时向上反映此事,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处理。
寻访水兵墓却发现3座被毁
小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博士生,2016年5月7日,他打算前往位于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拍摄,并祭奠一下园中的5座北洋水师水兵墓。“我是辽宁丹东人,家乡就是大东沟海战的事发地,所以从小就对这段历史比较关心,后来从CCTV的纪录片《甲午》里得知了这5座水兵墓。”
但小牟在园中寻找了近3个小时才找到这5座墓,并发现这些有百年历史的墓碑已有3座倒塌,并被泥土覆盖了一半。“我去之前并不知道是这样的情况,还以为和纪录片中一样耸立在显著的位置。看到真实的现场,墓碑倒塌,无人祭奠,觉得很无奈、悲凉。”
小牟告诉澎湃新闻,英国也有一些华人明星的墓地,很多游客都会去参拜,但这些军人的墓地却鲜为人知,“国外都有尊古的意识,墓园有时也是游客重点参观的场所,希望我们也可以重视历史,给先烈们多一些重视。”
当天小牟尝试联系墓地管理人员,但没有找到。据他介绍,该墓地是一个政府公共墓地,只有少数当地居民去祭奠,墓园内的建筑和正门都已年久失修。“我现在正在着手询问这个墓地是哪个部门的管辖范围,看看能不能反映一下。”
与此同时,小牟觉得自己力量微弱,希望能引起祖国的关注,解决此事。“这些年中国对于客死他乡的士兵遗体很重视,前段时间更是隆重地迎接回了志愿军遗体。对于这三个倒塌的墓碑,我觉得不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接回祖国,但至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墓碑的完整性,这是对死者、对历史的尊重。”
120多年前埋骨他乡的北洋水师水兵
在圣约翰墓地里,共有5名中国水兵埋骨于此,他们已经在那片距祖国7000多公里的异国他乡长眠了120多年。
这5位中国人是1888年(光绪十四年)成立的北洋水师成员。1880年到1888年,北洋水师筹备期曾从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船厂购买了4艘巡洋舰,分别是第一批的超勇舰、扬威舰和第二批的致远舰、靖远舰。
为了接取军舰,当时的清政府派遣了一批官兵前往英国。但在那个年代,水土不服是常事,有时甚至可以致命。在赴英的接舰官兵中,先后有5人病故于纽卡斯尔,分别是第一批接舰人员中的袁培福、顾世忠,第二批接舰人员中的陈受福、陈成魁和连金源。他们病逝后都被安葬在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里。
通过《华夏地理杂志》刊登的墓碑倒塌前照片可以看出,这三座墓碑上面写的分别是: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闽县连金源之墓、大清故勇山东登州府容城县袁培福之墓、大清故勇安徽庐州府庐江县顾世忠之墓。照片由纽卡斯尔的航海历史学家理查德·E·凯斯拍摄。
1911年(宣统三年),海军名将程璧光率海圻号巡洋舰前往英国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典礼时,专程去到圣约翰墓地吊唁5位烈士,并重修了墓碑。
2015年6月,CCTV新闻频道推出了5集纪录片《甲午》,纪录片第二集《甲午·龙腾》里也介绍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881年春天,200多名装束奇特的清国水兵达到了纽卡斯尔市,等待接收超勇和扬威两艘巡洋舰,但由于工期延误,200多名水兵在纽卡斯尔停留了3个多月,在此期间,中国水兵袁培福、顾世忠病逝他乡,被安葬在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公墓,这些水兵的墓碑与其他墓碑相背而立,望着故乡的方向。
纪录片拍摄时,连金源、袁培福、顾世忠三位水兵的墓碑皆已经倒塌在地。
对此,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国家文物局外事处,该处工作人员表示未曾听说过纽卡斯尔的这5座水兵墓,被毁一事会及时向上层领导反映,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