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安葬方式:冰葬、树葬、悬棺葬626-临潼殡仪馆骨灰堂
人类安葬方式有多种,常见的诸如火葬、、树葬等。除了常见的安葬方式外,还有些人们鲜有耳闻的安葬方式,诸如冰葬、水葬、天葬、崖葬、壁葬、花坛葬、沙葬等,这些平常人少见的安葬方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一起探寻一下,人类不被人熟识的安葬方式。
首先、冰葬:冰葬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其安葬方式是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液态氮中加以处理。氮气由气态变成液态,需要零下°的低温,人的遗体在液态氮中浸泡,有机组织很快就会脱去水分,然后再利用超声波把遗体粉末化成骨灰。
冰葬不但比火葬效率高,而且超低温条件下产生的骨灰,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被分解,不会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再次轮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实现人们入为安的愿望。
其次、树葬:树葬分传统树葬和现代树葬。传统树葬是一种古老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形式是把逝者遗体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凭自然风化。部分地区是把逝者遗体放进特意制作的木匣内,然后再放置在高大的树杈上任其风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传统树葬为“风葬”、“挂葬”、“木葬”或“空葬”等。
现代树葬是生态葬的一种,它是继、火葬后又一新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形式是把逝者骨灰直接撒在树下,或者装进可降解骨灰盒内再埋入树下,地表不留任何安葬设施,或者以纪念树、自然石作为标记。
现代树葬不但有利于节约地资源,而且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在富氧的树林里祭奠死去的先人,既可以缓解祭祖时压抑沉闷的心情,又可以感悟生命的另一层高度。
再次、火葬:火葬是传统的丧葬方式,它是用火焚化尸体,将骨灰放进骨灰盒内,择日举行安葬仪式的丧葬方式。中国的“火葬”习俗,最早见于《墨子·节葬》篇,原文是这样的:“秦之西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焚烧后又如何?书上没有说,总不至于焚烧后就遗弃吧。从年宁县城南出的文物可以加以补充:“一农户修庄园,挖出大小不等的许多陶罐,皆装有半罐骨灰。”这便是周代以前义渠人的葬俗了。
第四、天葬:天葬是藏族人的安葬方式,它的形式是这样的,天葬师把逝者遗体肢解后喂食秃鹫,秃鹫食人后会飞向天空,这样藏族人就会认为死者会顺利升天。天葬有专门的天葬场,人死后停尸数日,然后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天葬师会把逝者衣服剥去,按照既定程序肢解尸体,然后招呼秃鹫按顺序分别喂食。
第五、水葬:水葬也是一种古老的安葬方式,它是将逝者遗体投入江河海的一种安葬方式。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予了无限的美好向往。中国古代的神话里,很多都有与水有关的故事。因此,人们安葬死去的亲人时,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水。
第六、崖葬:崖葬是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丧葬方式,因人在崖下能看到崖上的棺木而得名。崖葬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安葬时人们把棺材放在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山崖上凿孔后打入木楔把棺材放在木楔上,亦或是直接把棺材放入天然的崖洞中,再在崖壁上刻上各式图案或文字作记,由于崖葬工程险峻、耗资极大,因此多在古代贵族中盛行。
第七、沙葬:沙葬在新疆的沙漠地区最为盛行,它是把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入沙子里的安葬方式。受气候关系的影响,尸体进入沙子就会出现脱水的情况,从而使尸体不会很快腐烂,有些可以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第八、花坛葬:花坛葬是把逝者骨灰安葬于陵园的花坛内,逝者姓名集体刻在纪念碑内侧,花坛中央栽植一棵五针松,骨灰埋于松树四周的安葬方式。花坛葬使骨灰与自然完全融合,这样既节约了安葬费用,又减少了地资源的浪费,更能营造良好的观感。
第九:壁葬: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时也为后人留福,是一种比较前卫的安葬方式。用于壁葬的壁葬墙和普通墙体高低差不多,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位,格位大小可容纳骨灰盒。
安葬后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表面可当墓碑用,上面可以刻碑文及逝者生平。一堵壁葬墙可以安葬几十甚至上百个骨灰盒,这样既节约地,有减轻了丧主的经济负担(壁葬通常比较便宜)。壁葬墙建筑形式多样,有回廊式、亭子式、四合院式及壁画式,家属可根据逝者生前喜好进行选择。
文章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3-05-06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