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祭祀习俗和清明节-高桥骨灰墓园
祭墓是通过在墓前祭奠亲友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思。古时祭墓风俗十分盛行,至今仍有很大影响。祭墓即是扫墓。作为广义的祭墓,又称墓祭、墓祀、上陵、上墓、上冢、上坟、上食、祭扫等。
考古发掘证明,至迟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墓葬。墓葬是形成墓祭的前提条件。但有了墓葬,不一定立即就盛行墓祭风俗。古人何时兴起墓祭风俗,现在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夏朝时已有墓祭活动,有人提出墓祭始于周武王,也有人主张墓祭兴起于春秋时代。
据《吴越春秋》载,夏朝时开始祭奠禹墓。应该说,这个记载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只要有了墓地,就有了墓祭的可能。人类最早将死去的人埋葬,表明人们对死去的人已有关切之心,怀念之情。早期墓中的随葬品中虽然很简单,只有一、二件物品,但说明当时的人们,对死有了用物品表示怀念的观念。当人们怀念先人时,到墓地转一转,看一看,带上一点先人喜欢用的物品,喜欢吃的食品,放在墓地,这就是墓祭。进行这种行为的人数多了,次数多了,就形成了墓祭风俗。开始的墓祭没有固定的日子。有规律的墓祭活动,应该在晚些时候才能形成。
根据考古发掘,商代贵族很可能有墓祭活动。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发掘了一座商代贵族墓。因墓中随葬品多有妇好二字,故命名为妇好墓。“妇好”墓的墓口上有一房基,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与墓口大小相近。经过研究认为,这个建筑物是有意建在墓上的。因此推断这是为祭祀墓主人而建造的享堂。
关于西周时的墓祭情况,许多人以《史记.周本记》的记载为依据,认为周武王即位后,曾祭祀过周文王的墓。
民间盛行墓祭,春秋时开始见于记载。曾子说过,用杀牛祭墓来表示孝道,不如在父母活着时,让他们吃上少一点的鸡肉猪肉。孟子写的那位靠吃喝他人墓祭食品得以酒足饭饱,并在自己妻妾面前自吹自擂的齐人,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如果没有墓祭的现实生活,孟子不可能编撰出这个故事。《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一节,说明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民间的墓祭活动已相当普遍。
古代对于人的死亡看的很重,为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一般要举行丧礼。至于何时祭扫坟墓,初时并无定日。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以清明节、中元节、送衣节为主的祭墓风俗。对这三个固定的日子,民间称为“三冥日”。
清明节在三个冥节中,历史最为悠久,对社会影响也最大。清明成为冥节,与寒食节有很大关系。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三日,也有的说在前一日或二日。寒食节最初的内容是禁火三日,只用冷食,是相当古老的习俗。后来因糅进介子推的故事,增加了祭墓内容。介子推是晋文公臣属,晋文公流亡国外时,处境艰难,几日无食,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股肉,煮汤给晋文公喝。晋文公当上国君,封赏诸臣,介子推躲进山中不见。晋文公找不到他,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迫介子推出来。介子推宁死不出山,最后反被烧死。晋文公十分哀伤,下令在介子推忌日不准动火以示纪念。时间一长,寒食节与悼念介子推便合二为一。到唐代盛行寒食节上坟扫墓。唐玄宗见此,颁布诏令说:寒食节上坟,礼书上没有记载,近世沿袭成俗。现准许在寒食节时上墓,要把这个行为编为礼典,成为正式礼俗。 经唐玄宗的推动,民间祭坟扫墓特别看重寒食节。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日子相近,古人在寒食节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别了。清明由原来的节气变为节日,成为祭祖扫墓的最重要活动,寒食节反倒被逐渐淡化。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会,民间叫鬼节。中元节形成于唐宋时期。中元节的主要活动是祭扫坟墓,当天道观设道场,僧寺作盂兰盆斋,皇室要举行拜陵典礼,民间一般是在坟前摆上供品,祭奠先祖亲人。
送衣节又称焚衣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秋冬之交,天气转冷,人们自然会想到已故的亲人。因此,每逢农历十月初一,人们用纸做成衣被等物,送到墓前焚化,表示对死者的关切。
古代上坟祭奠亲人,民用物品基本上是实物。祭品多是可食可饮之物,祭祀完毕即在墓前食用。不管何人,碰上墓祭都有权食用祭品。上坟人都欢迎外人来吃祭品,认为祭品被别人吃掉,是死者的福份。从唐代开始,除了食物祭之外,流行烧纸钱,用替代品上坟祭奠。
冥节发展到今天,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和十月初一送衣节,日趋冷落,只有清明节由于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显示出长盛不衰的趋势。
文章来源:网络 | 更新日期:2023-04-26 00:00